5月15日上午,2018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召开,隆重表彰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复旦大学在2018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人,一等奖6项,包括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与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
让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成为科研的内在动力,这是复旦大学在新时代科研征程中坚守的方向。“当前,科技创新驱动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作用越来越凸现。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高校科技创新不只要为扩大学术国际影响而努力,更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实质性贡献而奋斗。”在今年初召开的复旦大学科技工作会议上,校长许宁生发出号召,进一步明确了复旦大学科技工作的新使命和新任务。
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持续深耕 厚积薄发
基础科学研究孕育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无限可能,更离不开科学家的坚守。
获得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的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张远波回国8年来带领团队开辟并引领了二维黑磷这一研究方向,取得了多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成果。近几年张远波又把研究方向拓展到磁性和强关联二维材料上,在二维铁磁材料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结果。张远波团队找到的新型磁性二维材料Fe3GeTe2,为研究二维巡游磁性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体系。他们在这种磁性二维材料中获得了高于室温的铁磁转变温度,为未来基于这种材料研发超高密度、栅压可调且室温可用的磁电子学器件提供了一种可能。“高大上”成果持续涌现的背后,是张远波多年来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深蹲”,在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探索未知领域更多的可能性。
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复旦科学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此次复旦大学获得三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的项目,都历经了十年左右的持续攻关。附属肿瘤医院教授雷群英领衔的项目“肿瘤细胞代谢感受的调控机制及其病理效应”近十年来围绕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展开研究,揭示了乙酰化修饰在肿瘤细胞代谢感受调控中的作用机制,为代谢修正治疗带来了曙光;基础医学院研究员袁正宏领衔的项目“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多重新机制及治疗策略研究”十余年来对制约乙肝治愈的瓶颈及其分子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研发针对性治疗策略,取得了系列基础理论创新和若干具转化应用潜力的抗病毒靶点和工具;材料科学系教授俞燕蕾领衔的“光响应高分子材料”项目发展了光响应液晶高分子可控合成的新策略、多尺度协同作用调控的新理论,建立了光控柔性执行器构筑的新机制,为智能形变材料及柔性机器人的制备与应用提供了全新思路,推动了光响应液晶高分子化学的发展。
面向国家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复旦科研团队持续发力。在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项目中。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姜育刚领衔的“高速铁路设施故障检测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研制的综合高速铁路智能故障检测系统,解决了现有故障检测系统普遍存在的精度不足和不易部署的难题,填补了高速铁路设施故障检测领域的多项技术空白,大幅提高了我国铁路设施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附属肿瘤医院教授缪长虹领衔的“麻醉策略影响围手术期肿瘤免疫综合技术的临床应用”项目为优化麻醉技术,加快患者术后恢复乃至改善患者中远期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临床指导,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肿瘤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策略的优化。附属华山医院教授毛颖领衔的“IDH突变胶质瘤的发病机理及分型应用”项目在国际上首先提出胶质瘤代谢致瘤学说,改善了病人预后,提升了我国胶质瘤诊疗水平。
打造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 提前布局 原始创新 复旦大学张江校区夜景
沉下心来,潜心研究,久久为功,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拿出更多标志性原创成果,一直是复旦大学努力的方向。2017年10月以来,学校围绕国家需求和科创中心战略,牵头“一计划两中心”,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三大领域,共承担国家、省部